關鍵詞 |
電力智能物聯網儀表價格,能耗計量設備,新智能電表,三相智能電表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參比電壓 |
220v |
電源性質 |
交流表 |
工作原理 |
電子式 |
結構形式 |
整體式 |
相數 |
三相 |
類型 |
電子式電能儀表 |
測量功能
能測量全電力參數包括電壓 U、電流 I、有功功率 P、無功功率 Q、視在功率 S、功率因數 PF、電壓、電流的相角、電壓不平衡度、電流的不平衡度、頻率 F、31 次分次諧波、奇偶次總諧波含量及總諧波含量。其中電壓 U 保留 1 位小數,頻率 F 保留 2 位小數,電流 I 保留 2 位小數,功率 P 保留 3 位小數, 相角度Φ保留2 位小數,不平衡度△保留 2 位小數。13
如:U = 220.1V,f = 49.98HZ, I = 1.99A, P = 0.219KW, Φ= 60.00°, △=0.00%支持 4 路測溫,測溫范圍:-40~150℃,精度±2℃剩余電流檢測,初始量程:0~1000mA,可設置量程倍數(1~60)
計量功能
能計量當前組合有功電能,正向有功電能,反向有功電能,組合無功電能,感性無功電能,容性無功電能,四象限無功電能。
分時功能
三套時段表,一年可以分為 4 個時區,每套時段表可設 14 個日時段,4 個費率(F1、F2、F3、F4 即尖峰平谷) 。分時計費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電能作為一種商品,利用經濟杠桿,用電高峰期電,低谷時電價低,以便削峰填谷,改善用電質量,提高綜合經濟效益。
Acrel-EIoT能源物聯網云平臺采用分層分布式結構,主要由感知層(終端采集設備)、網絡層(通訊管理終端)和平臺層(能源物聯網云平臺)三個部分組成。
● 感知層:連接于網絡中的各類傳感器,包括多功能儀表、預付費電表、多回路儀表、物聯網電表、物聯網水表、電瓶車充電樁、汽車充電樁、路燈控制器等。
● 網絡層:智能網關,采集感知層的數據,進行規約轉換及存儲之后將數據上傳至能源物聯網云平臺。
● 平臺層:包含應用服務器和數據服務器,可在PC端或移動端實現應用。
雙碳背景下,企業用能的電能替代將是長期趨勢,因此企業內部將新增大量用電設備,提高這些設備的能效水平將降低總的電能消耗,助力雙碳目標早日實現。需要多種通訊方式的電能計量儀表,支持嵌入式、導軌式安裝,RS485、Lora、4G等數據上傳模式,可實現免布線、免停電施工。
隨時大數據時代的來臨,各種系統解決方案多往云平臺發展,把數據存儲在云服務器,方便擴容也便于多方調用,而且隨著通信產業的飛速發展,智能電表這塊也需要與時俱進,所以就產生了以4G通訊、NB通訊、lora通訊、WIFI等無線通信方式的儀表。
4g智能電表是智能電網(尤其是智能配電網)中數據采集的基礎設備之一,承擔著原始電能的數據采集、計量和傳輸任務,是信息整合、分析優化和信息展示的基礎。智能電表除了具有傳統電能表的基本用電量計量功能外,還具有雙向多費率計量功能、用戶控制功能、多種數據傳輸模式的雙向數據通信功能、防竊電功能等智能功能。為了適應智能電網和新能源的使用。
在4g智能電表基礎上構建的計量基礎設施(AMI)和自動抄表(AMR)系統,可以為用戶提供更詳細的用電信息,讓用戶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用電,達到節約電費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。電力零售商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靈活制定分時電價,推進電力市場價格體系改革。配電公司可以更快地發現故障并及時做出反應,以加強電網控制和管理。